在城乡建设发展的壮阔征程中,党建始终是引领方向、凝聚力量的关键旗帜。近年来,鄂尔多斯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始终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压紧压实机关党建主体责任 ,精心打造“驻守初心 筑梦广厦”党建品牌,将党建与暖城建设的各个环节紧密相融,凭借党建强大的“融”力,点燃暖城建设“新引擎”。
党建品牌“聚能环”,提升干事创业“精气神”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贯穿于各项工作全过程,围绕“聚思想、聚人才、聚力量” 的理念,进一步激发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热情。举办“深刻领会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 推进内蒙古现代化建设”专题讲座、“贯彻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推进住房和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专题培训班等,强化党员干部党性修养,从宏观角度把握形势和政策,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各党支部开展“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购年货 促销费”暨“暖城多味 助农活动”主题党日活动等,引导党员立足本职岗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开展“谱时代华章 展住建风采”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书画文艺作品征集活动、“诗韵青春·筑梦未来”青年干部读诗会等,展现干部职工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和住建事业蓬勃发展的时代风貌。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网络知识竞答、“学廉明志 清风扬帆”党风廉政知识竞赛等,让共同体意识和廉政文化深入人心,促使干部职工将相关要求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连续三年开设“筑宝乐园”寒暑托班解决女职工子女托管难题,惠及家庭150余户,开展劳动与技能竞赛、职业技能比武30余场,持续提升职工情感认同与行业贡献力。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将各方力量如同紧密咬合的齿轮,推动全体干部职工将“精气神”融入日常工作的点点滴滴,为住建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党建品牌“冲锋号”,推动暖城建设“加速度”
党建品牌的“融”,首先体现在理念的融合。市住建局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党建工作中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理念与暖城建设的目标紧密结合。不再把城市建设仅仅视为工程项目的推进,而是看作提升居民幸福感、获得感的民生事业。“温暖工程”情暖民心。将“温暖工程”作为头号民生工程,克服施工期短、恶劣天气等重重困难,水气电暖协同推进,供热工程源、网、站、户全面更新改造,完成热源 4 座、热力站 222 座、管网 1500 多公里的改造任务。精心编制的《温暖工程工作手册》在全区100多个城镇推广应用,供热监管平台、室温采集器等科技手段的运用,让供暖实现“主动感知”、精准调控。组建青年志愿服务队,深入开展住建青年“访民问暖”、“情暖万家行”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全市供热领域投诉同比下降 48%。“暖城好房”安居无忧。以科技创新赋能,着力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以提升居民居住品质和幸福感为导向,从功能、质量、体验等方面出发,全力满足暖城市民多样化、品质化、个性化的居住需求。聘请专家编制全国首部高品质住宅小区评价地方标准。提前布局实施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三年行动,全市累计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已超4.5万套。全域推行“红色物业”品牌,新设小区物业“红黑榜”,提升居民居住品质。住房公积金惠民新政亮点“十条举措”助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推动释放居民住房需求潜力的六条措施,“宜居暖城”小程序全程贴心服务,促进各类人才、新市民集聚创业,助力数万家庭实现安居梦。“暖城建造”工精业安。助力建筑业企业做大做强,深化“央企帮地企、大企带小企”行动,支持企业提档升级、推动混改企业成立、吸引区外企业入驻。印发实施《加强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实施方案》,城镇总体规划区内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年度绿色建筑面积占全部工程建筑面积比例达到100%,装配式建筑蓬勃发展,国家建筑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中心分中心落户我市。“暖城建设”获得多方认可,承接多个“国”字头行业协会大会和高规格会议。“暖城经验”获得广泛推广,住建部给予充分肯定,受邀参加多个重要活动展示成果。净化市场环境、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建筑市场更加规范有序,11个项目荣获“草原杯”工程质量奖,39 个项目获评“自治区安全标准化示范工地”。
党建品牌“先锋笔”,绘就暖城宜居 “新画卷”
党建品牌的“融”,体现在学思践悟的交融递进,让每一位住建工作者深刻理解暖城建设的内涵,从思想根源上树立起为人民打造温馨家园的使命感。“暖城宜居”启幕新程。聚焦打造“黄河流域生态公园城市”和“全国一流城市形象”,高质量推进公园城市建设,编制《全域公园城市总体规划》《中心城区及周边重点区域公园城市建设规划》,修编《园林绿地系统规划》,新建口袋公园、小微绿地22个,新建改造绿道53.4公里,开放共享绿地100万平方米。全市各类公园达169个,绿道178公里,城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3.5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32.2平方米。高标准推进城镇人居环境改善工作,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为市民提供关于垃圾分类设施建设、维护及使用方面的专业指导,城镇节水降损、垃圾分类等工作提质增效,成功申报国家再生水利用重点城市。高水平打造宜居宜业美丽村镇,实施危房改造、建设农村牧区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通过系统化治理与资金倾斜,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到92%。“暖城更新”心暖居宁。实施城市更新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着眼于便民、利民、安民,抢抓政策机遇,争取各项资金,更新改造老旧小区80个,实施既有建筑加装电梯300部,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135万平方米。东胜区1980平房区改造项目入选住建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可复制经验清单》。打造完整社区工作成效显著。畅通城市循环,近三年累计打通断头路58条。增设公共停车泊位超3000个,全市累计建成停车场1820个、停车泊位50万个。新建公共充电桩1600个,新能源车桩比达到3.4:1,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暖城智治”共赴繁荣。以建设国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试点为契机,“新基建”布局有序推进,“1+4+N” 暖城智治系统建设全面启动。依托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打造多个集成应用和应用场景,让城市生命线更加坚韧。以智慧政务的温度消融企业办事堵点,进一步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效率,创新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打造智能审批助手,经营场所、市政公用服务接入两项指标进入自治区营商环境评比第一方阵,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系统AI+智能审批获自治区营商环境典型案例,“住您办”市政项目管家获自治区住建厅、建设部推广。惠民便民的实在举措暖如春风催生市场活力,政企同心共赴繁荣之约,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鄂尔多斯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通过打造“驻守初心 筑梦广厦”党建品牌,以党建“融”力为暖城建设注入强大动能,推动住建事业不断迈向新高度,让城市的发展步伐更加坚定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