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居环境改善提升案例之1980老街区的华丽转身与城市记忆的传承
来源:鄂尔多斯市城乡人居环境发展促进中心
作者:鄂尔多斯市城乡人居环境发展促进中心
发布时间:2024-04-22 10:09
字号:
打印
  城市的每一次蜕变,都是一次历史的见证。东胜1980街区,这个曾经承载着无数记忆的老城区,如今焕发出了新的活力与魅力。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充满烟火气的街区,感受它的过去与现在,探索它的未来。
  基本情况
  东胜区,作为鄂尔多斯市的主城区之一,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底蕴,还肩负着推动城市发展的重任。然而,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老城区,她同样面临着诸多城市管理和更新改造的挑战。
  1980街区前身为旧财校片区,建于上世纪80年代,街区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有平房102户。这些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平房住宅区,由于历史原因和基础设施的滞后,房屋状况普遍较差,安全隐患多,居民生活不便,整体街区存在“拆迁难、使用难、管护难”等问题。

  1980街区改造前的面貌
  典型做法
  面对这些难题,东胜区秉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以创新性的思路推进旧城区街区改造提升工程。通过“三改”策略—改变建设思路、改革投入机制、改善整体环境,东胜1980街区实现了从“旧貌”到“新颜”的华丽转变。

  保留了30年前业主为改善居住环境播种了爬山虎
  改变建设思路。东胜区跳出传统的“建新拆旧”定式思维,转变为以“更新改旧”为主的策略。基于老城区商业不足的情况,以商业化改造为主题对平房区的使用功能进行重新规划,按照“一核两区十通道”设计理念,围绕“保留城市记忆”的核心,划定迎街餐饮娱乐商业区和内街休闲文创商业区,并贯通了原本独立封闭的十条巷道。同时保留了80年代的建筑风格,对80套老旧平房进行了外立面和特色门店的改造,通过怀旧主题彩绘、特色互动体验、地方经典表演等方式,东胜1980老街区成功打造成为了集逛、赏、拍、食、玩于一体的东胜新地标。

  特色店招及墙面彩绘,打造东胜新地标
  改革投入机制。东胜区创新性的提出了“改革投入机制”的策略,由区属国有企业发挥关键作用。通过国企“统一返租”“统一规划”“统一改造”的方式,将街区改造工作整合成一个系统化、标准化的工程,改造后的小院因其独特的风格和完善的设施,几乎天天爆满,成功激发了居民和商户的参与热情。看到改造带来的实际效益后,片区的原有居民开始主动参与到街区改造中来,部分居民自愿将自住或空置的平房委托给房运公司进行运营管理。商户也看到了投资的机会,纷纷增加投入,共同推动街区的繁荣发展。这一改革投入机制的成功实施,充分体现了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居民参与的改造理念,不仅解决了资金难题,也激活了市场力量,推动了街区的整体改造和升级。

  夜间小院满满的就餐人群
  改善整体环境。通过对1980街区实施官网、道路、电力等加持设施改造提升,道路平整、排水畅通、电力稳定,为街区的商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不仅改变了街区的旧有面貌,更提升了整个区域的生活品质与商业氛围,辐射带动盘活了周边的闲置资产近8万平米。改造后的街区成为了城市的“新名片”,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打卡和体验。
  项目成效
  改出了新面貌。街区的整体形象得到了提升,公共活动区和儿童活动区的合理规划,为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也为商户提供了丰富的消费场景。
  改出了新业态。从传统“旧业态”到时尚“新业态”的转变,为街区注入了全新的活力。新型业态如餐饮娱乐、特色民宿、休闲文创等,吸引了年轻人的关注和喜爱,成为创业新空间。

  多种业态在街区里聚集

  青年人的聚落
  改出了新价值。改造过程秉持“我们的城市不光应该只有高楼大厦,还应该保留老东胜的城市记忆”的理念,致力于在保护城市记忆的同时,为街区注入新的价值。改造后的东胜1980街区,房屋租金实现了大幅增长,街区商业价值有效提升,直接带动就业超过700人,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时尚新潮的店铺
  东胜1980街区的改造,不仅是一次城市面貌的更新,更是一次对城市记忆的传承与创新。这一成功经验为类似老旧街区的改造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模式,老街区承载着丰富的城市记忆,是城市温度的鲜活载体,它们的整治与提升,不仅关乎城市的精细化管理水平,更是政府改善民生、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体现。老街区的华丽转身赢得了民心,为他们描绘出一幅更加美好、宜居的生活画卷,也为暖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让我们一起期待,东胜1980街区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书写属于它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