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北京市“放管服”改革进入4.0时代,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世界银行评价排名继续提高。但还存在“放”“管”“服”发展不平衡问题,与“放”和“服”相比,“管”是短板,成为制约“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的主要因素。
建筑行业施工安全治理是政府治理的基本职责之一,是“管”的主要体现。提高施工安全治理效能、推进施工安全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在于补齐建筑施工“管”的短板。
急需补齐“管”的短板
整体来看,当前建筑施工“管”的短板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第一,治理工作不完善。传统管理思维根深蒂固,习惯于单向管理和“单打独斗”,不善于调动企业与群众参与积极性。“大安全”理念淡薄,新发展阶段施工安全治理是“大安全”治理,涉及人、机、料、法、环、健康、疫情防控等多方面,“大安全”治理效能低。“大建设”局面有待加强,建设信息不对称,各部门缺乏协同,马路“拉链”、干完就拆改现象频发。城市韧性不足,作为城市“里子”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前瞻性不够,“大城市病”增加了施工安全风险。
第二,精准治理不到位。不能有效掌控安全治理全局,有关部门对北京市4000多个项目安全状况尚未全面掌握,存在以罚代治、以罚代管现象。治理链条不闭环,合同信息、履约情况、现场安全治理表现和市场准入不关联,“干好干坏一个样”。安全治理层次性差,监管随意性大,“眉毛胡子一起抓”,不能罩住治理的“面”,经常“撒汤漏水”。不能形成有效竞争机制,企业缺少安全治理状况自我认知,不能精准找差距、补短板,未形成“比学赶帮超”局面。
第三,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不到位。施工现场处于“非本质安全”状态,安全责任链条未形成,存在“转包挂靠”“以包代管”和“包而不管”现象,作业人员老龄化,职业安全教育不足,“我要安全”意识淡薄,安全防护措施滞后,“假安全”现象严重。建设单位安全首要责任意识不强,认不清谁在建、为谁建、谁受益,认为安全是施工单位责任,机构不健全,安全治理投入少。建设、施工、监理现场安全治理“铁三角”架构不稳定,建设单位认为监理单位多余,不能有效发挥监理作用。设计单位现场服务不够,设计图纸脱离现场实际、随意设计变更等问题突出,增加现场施工安全风险。8小时外的施工疏于管理,2020年,80%以上的施工现场安全事故都发生在8小时工作时间以外。
第四,科技创安有待加强。企业创新和科技创安动力不足,政府缺少引导和激励企业科技创新和创安的具体性政策,企业缺少长远发展规划,科技创安意愿不强烈,缺乏兼具建设和数字专业的通用人才。产业化水平不高,装配式建筑体系繁杂,构件模数化、标准化程度不高,模板不通用,装配式建筑成本和建造时间高于传统模式,厨卫水电等安装工程未实现工厂化安装。数字政府建设缓慢,信息公开与数据共享不到位,缺少共建共治共享平台。建筑全生命周期治理还未形成,缺少从立项到拆除的建筑全生命周期治理数字化平台。
提高施工安全治理效能
为提高施工安全治理效能、推进施工安全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议从以下5个方面发力:
第一,治理创新:以治理理念创新提升治理效能。
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安全治理的核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突出人的责任和企业责任落实,构建共治体系。
坚持系统原则。用“大安全”统筹施工安全、疫情防控、环保等各项工作,实现掌控全局、综合治理;用“大建设”统筹规建管,各行业有机配合,提升建设效能;以城市韧性建设抵御风险;用新基建为智慧治理提供强力支撑。
坚持依法治理。依法开展风险评价,加强风险源识别,实施风险分级管控,合理引入社会保险。
坚持底线思维。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人民至上、安全第一,围绕安全发力,坚持安全“一票否决”。
坚持激励竞争。用激励明方向、出动力、追一流,用竞争远离红线,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公开透明。“开放”搞建设,落实样板引领,实行工地开放日,善用社会专家弥补专业不足。
坚持信用治理。构建以“大安全”为核心的信用体系,用信用引领和推动人和企业责任落实。
坚持创新引领。聚焦责任落实,创新治理体制机制,激励企业扛起科技创安主体责任。
坚持层次治理。市监管机构加强重点治理和网格化治理,推动属地和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区监管机构推动辖区项目主体责任落实。
第二,政府“搭台”:搭建推动责任落实的治理平台。
推责任落实,建立企业安全治理状况测评机制,以推动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推知己知彼,建设、施工、监理分别开展项目安全治理状况测评并排名,以施工、监理测评结果为主,其他测评结果为辅,依照“拉链原理”,对全市项目治理状况排名,同时对企业、执业人员责任落实情况排名,从而得出项目、企业、人员安全治理水平。推同台竞争,安全治理好的供大家学习,对差的进行批评和惩戒,测评结果和招投标挂钩,构建起“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的竞争机制和“领跑者”制度。推精准治理,在掌控全局的基础上结合项目风险分级,各方进行动态精准治理,实现政府治理“无事不扰”又“无处不在”。推共同治理,提升扬尘可视化治理平台作用,逐步形成施工现场可视化治理向“大安全”治理覆盖,搭起共同治理平台。推作业留痕,建立工程建设可追溯治理制度,重点抽查隐蔽工程施工影像资料,推动人员8小时内外履职尽责。推信息共享,加快平台整合,打破信息壁垒,用项目编号串起平台数据,实现数据共享、安全共治。
第三,企业“唱戏”:有效落实好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党建引领。党支部建在施工现场,破除合同关系构建的“冷冰冰”“硬邦邦”管理模式,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搭建平等对话、有温度、有感情的施工治理体系。
落实责任。建设单位落实安全治理首要责任,确保安全治理投入合理有效,科学安排工期,充分发挥监理作用。设计单位科学设计,开展设计风险评估、提示,加强现场服务指导。施工单位抓好现场本质安全,加强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从“要我安全”转为“我要安全”。安全防护同步到位,消除“假安全”防护。建设、施工、监理做好风险识别管控,开展安全治理状况测评。
有效制衡。筑牢建设、施工、监理“铁三角”安全治理体系,建立分工合作、互相监督、互相促进的协同治理体系。
精准治理。根据安全治理测评结果,企业认清治理水平和差距,对落后的项目和存在的问题精准治理。
勇争一流。向标杆看齐,形成“你追我赶、追求一流”的局面,以首善标准实现全行业高质量发展。
第四,科技创安:以创新驱动实现安全发展。
以创建智慧工地入手,激励企业科技创安。建立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应用新信息技术提升施工安全治理效能,实现“智慧治理、智慧创安、智慧提质、智慧增绿、智慧创卫、智能建造”,促进行业转型升级和首都建设高质量发展。
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强数字政府建设。通过“互联网+”,实现减环节、串改并、无纸化、程序化、规范化、一站化、菜单化、联动化、差别化、承诺化、公开化、互动化、考核化、便捷化治理效能提升,构建“制度+平台+风险分级治理+企业评估+菜单服务+承诺担责+信用管理+工作公示”治理体系。
加快产业化和工厂化建设。以政策性住宅为牵引,推行标准化和模数化设计建造,通过80%标准化构件配20%非标准化构件,丰富建筑形式,降低建设成本。通过厨房、卫生间等小空间立体化,增强建筑抗震性能,实现小空间80%以上设备和五金洁具工厂化安装。推进生活区标准化、物业化治理,开展行业“拴心留人”工程,加快产业工人年轻化,落实工匠精神,实现智能建造。加快新基建,补传统基础设施短板,为产业数字化提供支撑,建设智慧家园,打造智慧城市。
第五,目标引领:以“六联动”实现现代化治理目标。
市场和现场联动,以总包合同为“主干”的“合同树”,信息共享至各监管部门及主体用于现场治理,现场治理信息对接招投标进行市场准入和资质治理。
信用和治理联动。市场主体安全治理测评状况、执法情况等生产信用信息用于政府精准治理。
激励和执法联动。对企业安全治理表现好的进行表扬,赢得更大发展市场。对企业安全治理表现不好的加强监管执法。
把握全局和突出重点联动。掌控治理全局,抓两头带中间,实施精准治理和整体提升。
建和管联动。建设信息与业主、物业服务企业、居委会等相关方共享,实现建筑的全生命周期治理。
共建、共享和共治联动。以共建、共享和共治推动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