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 首页>旧栏目整合>政务公开>应急管理
 
鄂尔多斯市城市供气系统重大事故应急预案
      来源:     发布日期:2012-10-24

  目    录

 

  总则 

      11 目的 

      12 工作原则 

      13 编制依据 

      14 适用范围 

  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任务 

      21 指挥小组组成及主要职责 

      22 指挥小组办公室组成及主要职责 

      23 指挥小组成员单位的主要职责 

      24 指挥小组专家工作组及主要职责 

      25 城市供气系统重大事故应急组织指挥体系框架 

  预警和预防机制 

      31 日常预防和预警机构 

      32 预警预防行动 

  应急响应 

      41 先期处置 

      4. 2 分级响应 

      4. 3 情况报告 

      4. 4 响应行动 

      4. 5 应急通讯 

      4. 6 指挥协调 

      4. 7 应急支援 

      4. 8 新闻发布 

      4. 9 响应结束 

  后期处置 

      5. 1 总结评价 

      5. 2 调查报告 

  应急保障 

      6. 1 指挥保障 

      6. 2 通信保障  

      6. 3 物资保障 

      6. 4 宣传、培训与演习 

  附则 

      7. 1 名词术语 

      7. 2 预案管理与更新 

      7. 3 国际交流与合作 

      7. 4 奖励与责任 

      7. 5 制定与解释 

      7. 6 预案的生效 

  8附录 

      81 鄂尔多斯市城市供气系统重大事故应急组织指挥体系框架示意图     

      82 指挥小组成员名单及联系电话     

      83 指挥小组办公室成员名单及联系电话 

      84 专家工作组成员名单及联系电话 

      1 总则 

      11目的 

      为了及时、有序、高效、妥善地处置有可能发生在城市供气系统的重大事故,保护公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轻损失,维护社会稳定,支持和保障经济发展,制定本预案。 

      12工作原则 

      12.1统一领导,分工协作。在市政府统一领导下,明确各旗区政府、市政府各部门、供气企业、咨询机构等职责,依法确定应急工作程序,有效地处置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 

      12,2统筹安排、协调配合。以城市为主体,统筹安排各级政府、各部门应急工作任务,各部门在明确职责的基础上加强协调、密切配合、信息共享、形成合力。 

      12.3分级管理、分区负责。建立各级政府分级负责、城市政府为主的城市供气安全保障与应急体系,根据突发事件的影响人口、危害程度进行分级,确定不同级别的情况报告,应急响应、预案启动,落实供气系统重大事故应急责任机制。 

      13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条例》、《城市燃气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编制本预案。 

      14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在我市境内城市供气系统发生的连续停止3万户(或以上)居民供气24小时(或以上),或发生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突发事件。具体包括: 

      (1)燃气开采、生产、加工、处理、输送过程中遭遇非正常情况,导致城市气源或供气设施中气质指标严重超标; 

      (2)石油炼厂、油气田、气田、制气厂、液化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储罐发生垮塌等事故,致使气源中止; 

      (3)地震、洪水、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导致气源开采、制气生产、气源输送受阻或者天然气上游、中游、下游各站址以及液化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的储罐站、灌装站淹没,机电设备毁损; 

      (4)气源开采(生产)、输配、应用设施设备以及辅助设施等发生火灾、爆炸、倒塌、严重泄漏; 

      (5)城市主要供气和输配气系统管网发生干管断裂或突发灾害影响大面积区域供气; 

      (6)调度、自控、营业等计算机系统遭受入侵、失控、毁坏; 

      (7)爆发传染性疾病,影响大面积区域供气等。 

      2 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任务 

      市建设委员会设立城市供气系统重大事故应急指挥小组(以下简称“指挥小组”),负责指导、协调各地区职能部门建立、完善和实施城市供气系统突发事故应急预案;旗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协调管理城市供气系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负责拟定本地区城市供气系统突发事故应急预案,报旗区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供气企业负责制定本企业范围内的供气系统突发事故应急预案。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局、公安局、交通局、商务局、民政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气象局等按照市政府规定的职能,负责对本预案实施过程中重大事项的指导和协调。 

      内蒙古西部天然气公司按照供气范围执行紧急抢险救援工作。 

      21指挥小组组成及主要职责 

      21.1指挥小组组成: 

      组 长:分管城市建设副主任 

      副组长:城市建设科科长 

      成员:办公室主任、科教科科长、信息中心主任、城市建设科副科长 

  指挥小组成员未在中心城市或有特殊情况时,由所在单位按职务排序递补。 

  指挥小组下设指挥小组办公室。 

  指挥小组根据需要,设立专家工作组,作为指挥小组的咨询机构。 

      21.2指挥小组主要职责 

      (1)领导和协调城市供气系统重大事故应急工作,部署市政府交办的有关工作; 

  (2)及时了解掌握城市供气系统重大事故情况,根据情况需要,向市政府报告事故情况和应急措施的建议; 

      (3)贯彻国家应急工作方针,根据市政府应急工作原则和方案,拟定城市供气系统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组织市建委有关科室和有关地区职能部门对事故发生地区进行技术支持和支援; 

      (4)组织事故应急技术研究和应急知识宣传教育等工作; 

      (5)负责城市供气系统重大事故应急信息的接受、核实、处理、传递、通报、报告; 

      (6)其他有关城市供气系统重大事故应急的重要事项。 

      22指挥小组办公室组成及主要职责 

      22.1指挥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建委城建科,办公室主任由市建委城建科科长担任,副主任由办公室一位副主任、城市建设科一位副科长担任,成员由指挥小组成员单位的联络员组成。 

      22.2指挥小组办公室主要职责是在应急响应期间负责指挥小组正副组长、成员单位和专家工作小组的联络,及时传达指挥小组组长的指示。应急响应时,负责收集情况,提出报告和建议;及时传达和执行市政府的各项决策和指令,并检查和报告执行情况;负责同专家工作组专家进行联络。 

      23指挥小组成员单位的主要职责 

      23.1办公室 

      负责与市政府应急机构及有关旗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联系,及时了解最新信息,保证指挥小组正副组长及时参加市政府的有关会议;负责安排指挥小组办公地点并通知指挥小组成员参加指挥小组会议;根据指挥小组的指示,协调各科室的应急工作,组织市建委对事故发生地的人力、物力支援;审查城市供气系统重大事故的信息报道稿件,编发城市供气系统重大事故应急情况简报;指导各地利用城建档案,为事故发生地的抢险和恢复重建工作提供基础性资料;组织全市范围供气应急知识的宣传教育;负责组织应急响应期间的新闻发布工作。 

     23.2城市建设科 

      起草防止城市供气系统重大事故的有关技术性文件:根据指挥小组的指示,组织城市供气专家赴事故发生地协助当地的供气应急工作;指导事故发生地相关职能部门开展城市供气设施的应急检修、抢险、排险、快速修复和恢复重建等工作;按照指挥小组的指示,组织专业技术力量对事故发生地进行对口技术支援;负责核实地方上报的城市供气系统事故情况;组织事故的调查,按照指挥小组的指示,负责城市供气系统损失的汇总上报工作。 

      23. 3科教科     

  负责建立城市供气应急技术专家库;负责城市供气系统应急科技研究计划和成果管理。 

      23.4信息中心 

      负责提出建设系统通讯保障的应急预案,并负责应急响应期间建委机关通讯系统的日常维护、快速修复等工作。 

      24指挥小组专家工作组及主要职责 

      24.1指挥小组专家工作组由城市供气设施的设计、施工、运营和电力工程、卫生防疫等方面的专家组成。 

      24.2指挥小组专家工作组的主要职责是: 

      (1)参加指挥小组统一组织的活动及专题研究; 

      (2)应急响应时,按照指挥小组的要求研究分析事故信息和有关情况,为应急决策提供咨询或建议; 

      (3)参与事故调查,对事故处理提出咨询意见; 

      (4)受指挥小组的指派,对地方给予技术支持。 

      25城市供气系统重大事故应急组织指挥体系框架 

      应急组织指挥体系示意图见附录1。 

      3 预警和预防机制 

      31日常预防和预警机构 

  31.1信息监测与报告 

      旗区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城市供气系统运行的监测、预警工作。确定信息监测方法与程序,建立信息来源与分析、常规数据监测,风险分析与分级等制度。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明确影响范围、信息渠道、时限要求、审批程序、监督管理、责任制等。 

      32预警预防行动 

      旗区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城市供气系统运行的监测、预警工作中应明确预警预防方式、方法、渠道以及对燃气设施日常维护、安全检查等制度的监督检查措施、信息交流与通报、新闻和公众信息发布程序。 

      4 应急响应 

      41先期处置 

      城市供气系统发生重大事故后,坚持属地处置为主的原则,供气单位和归口管理部门立即进行先期处置,控制事态发展。 

      42分级响应 

      按城市供气系统事故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和时间,应急响应分为I、Ⅱ、III三级。 

  43情况报告 

      43.1基本原则 

      (1)迅速:最先接到事故信息的单位应在第一时间报告。 

      (2)准确:报告内容要客观真实,不得主观臆断。 

      (3)直报:发生特别重大事故,要直报指挥小组办公室,同时报省级、市级供气系统事故应急机构。 

      43.2报告程序 

      (1)供气系统事故发生后,现场人(目击者、单位或个人)有责任和义务向供气企业应急机构电话报告。供气企业应急机构接到报告后,立即指令相关部门派员前往现场初步确认是否属于重大(Ⅱ级)和特别重大(1)事故。 

      (2)重大事故一经确认,供气企业应急机构须立即向市建委、各旗区供气系统重大事故应急机构报告,并启动分级应急处理预案,特别重大事故直接上报指挥小组。 

      44响应行动 

      44.1重大事故发生单位及归门管理部门,接报后必须做到: 

      (1)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态扩大; 

      (2)严格保护事故现场; 

      (3)迅速派人赶赴事故现场,负责维护现场秩序和证据收集工作; 

      (4)服从地方政府统一部署和指挥,了解掌握事故情况,协调组织事故抢险救灾和调查处理等事宜,并及时报告事态趋势及状况。 

      44.2因人员抢救、防止事态扩大、恢复生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的,应当作好标志,采取拍照、摄像、绘图等方法详细记录事故现场原貌,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 

      44.3发生重大事故的单位及归口管理部门应在事故发生后12小时内写出事故快报,分别报送市建委、各旗区供气系统事故应急机构。 

      44. 4重特大事故快报应依具体情况尽可能包括以下内容: 

      (1)事故单位的详细名称、单位负责人、联系电话及地址; 

      (2)事故单位的经济类型,生产、加工、处理、输配规模,存储设备座数,气源地、处数; 

      (3)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类别; 

      (4)事故造成的危害程度、影响范围、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5)事故的简要经过; 

      (6)事故原因的初步分析判断; 

      (7)事故发生后采取的应急处理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 

      (8)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抢救和处理的有关事宜; 

      (9)事故报告单位、签发人和报告时间; 

      (10)其他需要上报的有关事项。 

      45应急通讯 

      应急响应期间,市建委信息中心在办公室指导下,根据建设系统通讯保障专项预案,合理安排人员,保障建委机关通讯系统的正常工作;办公室值班人员应保证随时接收市政府的指示和事故发生地的事故信息;指挥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及指挥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应24小时保持通讯渠道畅通。 

      46指挥协调 

      46.1市建委获悉发生城市供气系统重大事故后,根据事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提出启动本预案的建议。 

      46.2市建委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和涉及的方面,通知有关成员参加应急处置的指挥,并将情况上报市政府。 

      46.3成员单位接到通知后,立即启动本单位应急预案,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47应急支援 

      当供气系统事故所在旗区的应急力量不足、需要市级支援时,由指挥小组根据支援请求按规定的程序报市政府。应急支援力量进入现场执行任务,有关调动、联络、指挥程序及协调事宜,均按国务院批准的计划或预案执行。 

      48新闻发布 

      城市供气系统重大事故信息的公开发布由指挥小组决定,特别重大事故信息发布要报市政府或新闻主管部门决定。对城市供气系统重大事故和应急响应的信息实行集中统一的规范化管理,信息渠道、信息分类、新闻保密和新闻发布等应符合规定的要求。信息发布要求及时、准确、客观、全面。 

      49响应结束 

      应急结束遵循“谁启动、谁负责”的原则, 由有关应急组织指挥机构决定,并通知相关单位和公众。特殊情况下,报本级人民政府或上级主管部门决定。 

  后期处置 

      51总结评价 

      51.1事故应急处理的各有关单位及时向指挥小组做出书面报告。 

      51.2指挥小组负责整理和审查所有书面报告、应急记录和文件等资料;总结和评价事故原因和在应急期间采取的主要行动。 

  52调查报告 

     52.1城市供气重大、特别重大事故调查应严格遵守国务院《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的各项规定。 

      52.2事故调查报告应包括下列基本内容: 

      (1) 调查中查明的事实; 

      (2) 事故原因分析及主要依据; 

      (3) 事故结论; 

      (4) 各种必要的附件; 

      (5) 调查中尚未解决的问题; 

      (6) 经验、教训和安全建议。 

      6 应急保障 

      61指挥保障 

      全市城市供气系统重大事故应急协调指挥地点设在市建委。市建委办公室应指定专门场所并建设相应的设施,满足决策、指挥和对外应急联络的需要。基本功能包括: 

      (1)接受、显示和传递城市供气系统事故信息,为专家咨询和应急决策提供依据; 

  (2)接受、传递旗区供气系统应急组织应急响应的有关信息; 

      (3)为城市供气系统重大事故应急指挥、与有关部门的信息传输提供条件。 

      62通信保障 

      62.1逐步建立完善以市建委城市供气系统重大事故应急响应为核心的通信系统,并建立相应的通讯能力保障制度,以保证应急响应期间指挥小组同市政府领导、旗区应急组织、供气单位和应急后援单位通信联络的需要。 

      62.2应急响应通信能力不足时,市建委报请市政府决定,几家通信运营企业采取紧急措施给予支持。 

      63物资保障 

      根据本预案规定的职责分工,指挥小组成员单位应准备好各种必要的应急支援力量与物资器材,以保证应急响应时能及时调用,提供支援。 

      64宣传、培训与演习 

      64.1应急培训与演习 

      指挥小组对所有参与城市供气系统重大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的骨干人员进行培训。 

      各旗区以及供气企业的应急专业技术培训由市级城市供气系统应急机构负责组织,指挥小组应给予指导。 

      64.2宣传教育 

      公众信息交流的对象应包括一般公众和新闻界。主要内容是城市供气、安全使用及应急的基本概念与知识.公众信息交流工作由各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供气企业负责进行。 

      7 附则 

      71名词术语     

      71.1城市燃气供应系统:由城镇燃气管道及其附件,门站、储配站、灌瓶站、气化站、混气站、调压站、调压箱、瓶装供应站、用户设施和用气设备组成。 

      71.2城市供气:符合燃气质量要求,供给居民生活、公共建筑和工业(商业)企业生产作燃料用的公用性质的燃气,主要包括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人工煤气。     

      71.3供气企业:城镇燃气供应单位,包括城镇燃气经营企业和城镇燃气自管单位。 

      71.4抢修:燃气设施发生危及安全的泄漏以及引起中毒、火灾、爆炸等事故时,采取紧急措施的作业过程。 

      71.5运行:从事燃气供应的专业人员按照工艺要求和操作规程对燃气设施进行巡视、操作、记录等常规工作。 

      71.6应急:需要立即采取某些超出正常工作程序的行动,以避免事故发生或者减轻事故后果的状态,有时也称为紧急状态,同时,也泛指立即采取超出正常工作程序的行动。 

      72预案管理与更新 

      72.1市建委负责本预案的管理与更新。应当根据对事故原因和处置情况的总结评价以及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修订、补充,报市政府备案,并抄送有关部门. 

      72.2城市供气系统重大事故应急组织体系中的各级供气应急机构负责制定预案的备案制度、更新制度、评审与更新方法、定期评审制度。 

      73奖励与责任 

      建设部对在城市供气系统重大事故应急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玩忽职守、不听从指挥、不认真负责或者临阵脱逃、擅离职守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责任者依法追究责任。 

      74制定与解释 

      本预案由市建设委员会制定并解释。 

      76预案的生效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8 附录 

  附录2      指挥小组成员名单及联系电话 

  序号 

  指挥小组 

  人员职务 

  姓 名 

  现任 

  职务 

    

  1 

    

    

  副主任 

  04778580094 

  2 

  副组长 

 尤再忠 

  城建科科长 

  04778580091 

  3 

    

 张埃成 

  办公室主任 

  04778580317 

  4 

    

 崔元生 

  科教科科长 

  04778595737 

  5 

    

   

  承发包中心主任 

  04778580077 

  6 

    

 乔荣莉 

  城建科副科长 

  04778580091 

  附录3      指挥小组办公室成员名单及联系电话 

序号 

小组办公室人员职务 

  姓 名 

  现任职务 

    

  1 

  主任 

 尤再忠 

  城建科科长 

  04778580091 

  2 

  副主任 

 张埃成 

  办公室主任 

  04778580317 

  3 

  副主任 

 乔荣莉 

  城建科副科长 

  04778580091 

  4 

  成员 

 郑美忠 

  科教科科员 

  04778595735 

  5 

  成员 

 陈文义 

  承发包中心 

  04778580079 

  附录4  专家工作组成员名单及联系电话(供水) 

 序号 

  姓名 

  单位 

  办公电话 

  1 

  董栓 

  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04778580059 

  2 

  邬蟒 

  市建设工程审查站 

  04778595535 

  3 

  张丽 

  市宏图建筑勘察设计院 

  07443980282 

  4 

  李永清 

  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04778580058 

  5 

  李秀英 

  市抗震办 

  04778580047 

  6 

  李振清 

  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04778580053 

  7 

  商莉 

  市建设工程施工 

  图审查站 

  04778595537 

  8 

 王米加 

  宏安监理公司 

  04778343637 

  9 

 徐志勇 

  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04778324086 

  10 

 马旭红 

  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04778580055 

  11 

  康伟 

  市宏图建筑勘察设计院 

  04778326483 

  附录4 专家工作组成员名单及联系电话(桥梁) 

 序号 

  姓名 

  单位 

  办公电话 

  1 

  董栓 

  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04778580059 

  2 

  邬蟒 

  市建设工程审查站 

  04778595535 

  3 

 周如山 

  市住建委副主任 

  04778580097 

  4 

 陈鹏举 

  市公路交通质监站 

  04778524554 

  5 

 李秀英 

  市抗震办 

  04778580047 

  6 

  王峰 

  市公路工和质量监督站 

  04778524554 

  7 

  商莉 

  市建设工程施工 

  图审查站 

  04778595537 

  8 

 王米加 

  宏安监理公司 

  04778343637 

  9 

 徐志勇 

  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04778324086 

  10 

 马旭红 

  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04778580055 

  附录4     专家工作组成员名单及联系电话(供气) 

 序号 

  姓名 

  单位 

  办公电话 

  1 

  董栓 

  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04778580059 

  2 

  邬蟒 

  市建设工程审查站 

  04778595535 

  3 

 渠建儒 

  内蒙古西部天然气公司 

  04778379281 

  4 

 徐建制 

  内蒙古西部天然气公司 

  04778379281 

  5 

 李秀英 

  市抗震办 

  04778580047 

  6 

 李振清 

  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04778580053 

  7 

  商莉 

  市建设工程施工图审查站 

  04778595537 

  8 

 王米加 

  宏安监理公司 

  04778343637 

  9 

 徐志勇 

  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04778324086 

  10 

 马旭红 

  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04778580055 

点击下载附件:

主办:鄂尔多斯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承办:鄂尔多斯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信息中心
电话:0477—8580005 0477-8580042 E-Mail:yilate@163.com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辩率
真彩32位浏览 蒙ICP备05002504号 技术支持:鄂尔多斯市海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